多了一種語言,便多了一個世界
現職淡江大學歐洲研究所專任教授兼所長、歐盟研究中心主任,最高學歷是德國波昂大學政治學博士;
專長領域是:歐洲聯盟、英法德政黨與政府、歐洲族群政治等。
走進辦公室,我預期會是見到威嚴的郭所長,不過和藹客氣的他就如同窗外灑落的陽光一般,伴隨著清晨的溫度,訪談就這樣輕鬆自在的展開。
沉著富深度的歐洲思維,影響了我
其實是大四的時候受了老師的影響,讓我選擇到德國。不過我的老師其實是留美回來的,他卻鼓勵學生往歐洲求學,是因為他認為歐洲的思維較美國沉著且有深度;所以我便選擇了赴德國進修。
我大學是念東海政治系,至於語言方面,那時德國要求必須具備基本的德文語言能力,而我獲取了一個叫做DAAD的獎學金,像這一個獎學金就有提供語言的課程,不過你必須要先具備一些語言能力。所以我在淡江歐洲研究所的時候就自己去補德語,先拿到碩士後再朝前往德國攻讀博士,所以這樣說來其實是要有點鬥志。學費的話基本上那時候我們不必繳交學費,不過現在德國各邦容許制定若干學費,這個學費通常不會太高,一般兩萬三萬臺幣就算高了,但通體上多數的邦尚不必繳交學費。
相對於美國,歐洲的文化與生活環境皆較有深度,那是因為它有歷史和文化傳統,所以豐富的文化內涵在生活中自然地呈現出來,例如我上課的地方都是在古建築裡,便是一個很好的例證;至於人文方面,我接觸到的德國人待人也相當有禮教,比方說他們送禮,是以自己做的東西(HOME MADE) ,那才是最棒的,代表送禮的人心意很濃,並非去商場上買來的才是最好的。
上課方式循序漸進,鼓勵自我探索
因為念社會科學的人,是須要多觀察、了解社會的現象,從中你就可以感覺到德國這樣的中型國家,他們的人際互動和社會的發展是如何等等,你一定會發覺他們的環境較為多元和協調,就像在大學裡,學生相當得自主自在,各自發展且相互尊重,他們的上課方式有許多類型,例如講授式課程,這是正教授才能教的,因為這種課程是培養你進入學術殿堂的入門,它讓你瞻仰教授是如何做學術,再來才進入練習課與準討論課,等你有一些學術涵養後,最後才可以上討論課--讓你自由表達並和分享他人的認知。屆時你成長到擁有自己的想法,也知道自己要找哪些科目和書籍來充實,而並非像國內課程較為固定沒多大自主選擇空間。
文化衝擊不成問題,調適和突破才是重點
若有文化衝擊,第一點就是語言要去克服,再來就是飲食。不過,這一些都能夠慢慢適應過來,也因為正值自己學習能力頗強的時候,一旦看到他們有好的地方或可取的細膩地方,自然想學習與適應。在他們的生活方式和態度行為,時間久了通常從不適應到漸漸適應,一般是這樣子的。
他們在生活上步調比較顯得安逸和休閒,不像台灣的競爭,可能是因為他們的經濟發展到某一程度,追求的多半朝向非物質與價值觀,於是相對地比較安逸,而且社會福利制度也較為進步,所以風險的意識比較不那麼強烈。
根據所學特質來選擇國家,動機是一切
出國進修一切還是要看自己的興趣和所學領域的性質。就我而言,那時是因為歐洲的思維比較有深度,是美國所沒有的。求學的過程,時間長短線不一,因人而異。有些人會因為抓緊學習,所以花費的學習時間就短線一些,而有些人或許是因為興趣相對廣泛,所以學習時間會拉長一點。不過,還是要看自己的安排,例如現在遊學的機會也是相當多,自己的抉擇也很重要。
國內這個學習環境通常是英美系統,從美國或是英國拿學位回來的人比較多,像我是因為找到自己想要的、加上大學老師的引導,才會赴德國深造。不過,國內也由於英美學成回來的比較多,你有自己的獨特性反而不錯,以前大家一味往美國跑,但是現在得找到自己想要探討的,再決定想去求學的國家。所以說出國深造的前提是,你必須要知道你要的是什麼,接下來就是自己要去突破了,因為具有強烈的學習動機,你就可以突破很多事情或各種不一樣的狀況。
多了一種語言,便多了一個世界
我記得以前我們的大學老師是法國學成回來的,那時候我們好崇拜他,常看到他的桌上擺放法文書,那是我們看不懂的書,這位老師給我們有一句話深富意義,即『在年輕的時候多學一種語言,便多了一個世界』,沒想到他的話後來影響了我去接觸另外一種語言。事實上,新的語言對我也蠻有意思的,從語言的學習過程中,慢慢感受該國人民的生活背景,譬如在語言練習本裡,可以在文字中窺見一國的文化和其特殊的地方。
但是知道學習新語言的道理外,你還是要有動機去學它,必須要有一個為了甚麼而學的力量、去自我發掘並知道裡頭有什麼是自己要學到的,例如我很喜歡畢卡索的畫,所以我要學西班牙文,以便更為掌握畢卡索的生活與文化環境。在這種狀況下,你便會把語言當成一種很重要的工具,語言的學習絕對不要只學一年或半年,然後就興趣淡然,如此所學到的語言很快就會流失,那就失去當初學習的意義了。
分享時間: 2009年 / 採訪: 翁韻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