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教育展
經驗分享 - - 一般生- 找對留學方向 練好語言最重要
分享者 : 卓忠宏 教授
分享主題 : 找對留學方向 練好語言最重要
分享日期 :2018/07/26
內容 :

淡江大學歐洲研究所副教授 卓忠宏 教授            

學歷:最高學歷是西班牙馬德里Complutense 大學政治學博士;專長領域為區域統合理論、歐洲聯盟對外關係、西班牙政治與外交。 著作有《西班牙與歐洲聯盟》(2005 年)等。

他,更是淡江大學核心課程:各國文化、政治、社會、經濟學門之熱門老師。

採訪當天,老師正在惡補今年剛調整的歐洲學制,為人相當隨性,訪談過程不時有活潑肢體動作和爽朗笑聲;不難想像老師為什麼如此受歡迎;或許和他過去在西班牙的日子多少有些關係吧。
 

符合志趣,縮小範圍;邁向西班牙
我大學是唸淡江大學西班牙文系,後來考進歐洲研究所。歐洲又講西班牙文嘛,交集起來生涯規劃沒什麼選擇,想符合自己大學與碩士所延續的課程,因此並沒有考慮英美國家,而選擇到西班牙唸書。只是那時候西班牙留學資訊不是那麼充足,尚無網路與電子郵件,很多事情像是申請簽證、補件都是靠西班牙朋友幫忙,有時以信件溝通來回往往都需要一個月。我退伍時,七月初申請學生簽證,到九月簽證還有問題,大概知道應該趕不上西班牙博士班申請了。因此,之後耽擱一年才出國唸書…相較之下現在的西班牙就方便多了,有時候申請的科系已可直接利用網路申請與Email聯繫,甚至可透過網路面試!如果通過的話,再決定是否要註冊就讀。所以,現在申請去西班牙唸書就很彈性,這對我們台灣學生其實就很便利。

 

只是為了學好語言
像我們那個年代(1980年代),男生大學畢業後如果不去當兵,只剩下繼續攻讀國內碩士課程。淡江大學當時還沒創設拉丁美洲研究所與西班牙語文研究所,既要符合自己的專長和興趣,就只剩下淡江歐研所了,所以我的生涯規劃真的很單純。不像這個年代學生可選擇性太多,反而不知道如何抉擇了。

而之後選擇去馬德里其實也沒什麼動機,況且學生簽證拖到九月還有問題,熱情早已經被澆熄。於是一邊工作一面辦理簽證,等到簽證下來就去西班牙,一方面想把語言學好,另一方面選擇是否進入博士班就讀,順便看一看以前在書本、電視上瞭解的西班牙究竟是怎樣的一個國家。


語言底子不好也沒關係,可以申請歐洲其他program
現在歐洲國家大學有設計一個master  program,有的是教育部承認的,有些則是大學自己開設的,就像台灣EMBA課程一樣,不屬於正式教育制度一環,不過這個頭銜在私人企業,有時會比一般正規的碩士學歷效力還要高。像這類型master program設計是很活潑的,課程較能夠銜接社會的脈動。

所以畢業生如果不想走正規碩、博士的學術路線,可以選擇master的課程—進可攻、退可守,而且它也不像正規教育條件限制那麼多。所以,即使不懂任何歐陸國家語言,也不想念正規碩、博士課程,仍可選擇花一年時間到那邊學語言,再配合master  program大約一年至二年的學分,兩者加起來的時間其實和台灣念碩士的時間是差不多的。但是,多學一種外語及學習一個專業master課程 !我相信將來在社會的職場競爭上還是有其優勢。
 

找出留學國家的強項,找對方向
不管你唸什麼,除非是唸文學、語言和藝術這類型課程,大多選擇比較先進的國家; 像我們念國際關係、經濟、科技等課程,還是以比較先進、值得學習的國家為標的。所以台灣學生現在一窩蜂往美國和西歐國家留學,就是這樣的現象,不然在台灣唸不就好了?難道你要去一個落後的國家學習經濟政策嗎?
 
比較歐洲或是世界大學之排名,歐陸大學其實各有專長。就我所知,像德國在法律、醫學、理工,法國在神學、藝術、設計,以及西班牙在語言、文學、藝術上都相當具有競爭力;所以還是要看自己選擇的科系類別,決定去英美國家或是歐陸國家大學。尤其現在歐陸大學學制已往美制靠攏,不像以前歐洲並不承認大學學士這一環,只承認碩士與博士,故台灣大學生畢業後去歐陸大學留學,在學士的銜接上就不會像以往遭遇學歷認證的困難。


歐洲留學所帶來的競爭力,和在台灣的苦處—英文主導
歐洲和美國文憑無法單純作比較,全看工作/研究領域所使用的相關資訊來源與取得。台灣畢竟還是英文主導的社會,既使我自身的西文程度比英文還好,但除了本身研究外,在外參加例如國際會議、演講,在溝通或寫作方面仍是以英文為主,這就是歐陸留學生比留美學生還要辛苦的地方。
 
對我而言,外語的優勢在於假設今天的研究主題是西班牙或拉丁美洲議題,我在取得參考資料廣度和速度就比英文具有優勢,這是英美留學生無法跟我競爭的。不過現在歐洲研究的領域還是有點寂寞…畢竟這個領域從西班牙留學回來的,在台灣仍寥寥可數,在學術交流上也較困難,甚至有時候為了配合學生上課或是學術研討會還是改以英文為主。

西班牙市場很大難道是迷思?
西班牙文的市場其實是看領域與科系的,像西語教學、拉丁美洲文學、拉美研究這些領域仍以西語系國家為主,就跟為什麼台灣唸法律的學生大多選擇去德國留學而不是美國是一樣的道理。但是歐洲研究資訊相當充足,懂法文、西班牙文、德文或英文,基本上沒什麼大差別,只是在台灣有它的差異,因為領域或國別被分別出來了。

 

西班牙教授權利大,著重思辨,如期畢業難
歐陸國家的學制比較不像台灣,他們老師給分上具有相當大的權利。像西班牙大學錄取率其實也不低,大學為了維持競爭力,給予教授打分數相當大彈性,學生能不能如期畢業端看自己的造化。尤其老師在課堂給學生的壓力其實是非常大的,西班牙老師上課通常會預留時間給大家思考、討論,就好像辯論課,這對於我們非母語的學生,語文反應表達也不如當地人,這個交叉問答的壓力就相當大。

西班牙的教育制度其實是有陷阱在的,西班牙學制現在已經更動配合歐盟高等教育制度改革,大學三年、碩士兩年、博士三年,算算加起來八年的時間就能夠唸完,別說跟台灣學制比,放在世界任一國家比較都會覺得修業年限很短。但按照我的概念,在西班牙外國學生能夠按照規定年限畢業的絕無僅有,包含他們自己西班牙學生。像我當初博士班入學共41 人,我博士唸了6 年畢業,還是班上第二位畢業的學生!現在我相信情形也是差不多,規定修業年限是一回事,自己去體驗才知道。
 

針對外國學生開設國際課程,就把語文學好吧!
歐陸主要國家目前都有開設全英文對外國學生授課,但大都會要求學生要懂兩種歐洲語言。如用英文授課,之後會用西班牙文授課,他們就會要求你利用課餘時間去學好西班牙語--這是歐盟學制改革的優勢。

所以,我現在會鼓勵學生到歐陸國家唸書,尤其歐陸公立大學學費都相當低廉,像是西班牙大學一學分課程換算成台幣才約五百塊,也沒有電腦上機費、清潔費、學雜費一大堆名目,再加上前面提及歐陸學制改革、雙語授課的便利性,現在到歐陸大學唸書誘因真的很大。不管是否以英文為主,只要利用課餘的時間把另一種語言學好,擁有雙外語在台灣的競爭優勢就很明顯。
 

語言是工具,專業能力無法用言語表達也是零
把語文學好。不管你是唸正式的學制,或是彈性的master課程,語文是一個最基本的工具,國外授課時不會因為你是亞洲學生而寬容,通常是西方的國際學生因本身母語、文化近似較快融入當地,亞洲人學生適應期就比較長。像我們學ABC字母可能要花一小時,但西方人十分鐘就教完了!所以,語言要有基礎,可以選擇進修、或尋求生涯規劃、或單純學好外語,將來在生涯規劃上擁有一個很棒的競爭力基礎。

 

分享時間: 2009年 / 紀錄: 翁韻婷